近日,深圳市青少年国际象棋考级赛在福田区体育中心拉开帷幕,吸引了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300余名小棋手参与。比赛现场,孩子们凝神静气,指尖在棋盘上飞舞,黑白棋子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。
考级赛制升级,实战与理论并重
本次考级采用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最新标准,分为理论笔试和实战对弈两部分。小棋手需在90分钟内完成开局原则、残局技巧等笔试题目,随后通过7轮瑞士制循环赛争夺等级积分。"这样的设计能全面考察孩子的综合能力,"裁判长王教练表示,"深圳近年涌现出不少好苗子,这次甚至有6岁选手挑战四级棋士。"
家长休息区变"第二课堂"
赛场外,组委会特设的家长休息区大屏实时转播对局。不少父母边看直播边用手机记录孩子表现,更有资深棋爸自发组织复盘讨论。"孩子学棋三年,这次目标是通过三级,"来自南山区的张女士说,"输赢不重要,关键是看他每步棋的思考逻辑。"
"国际象棋教会我的不仅是战术,更是如何面对失败。"——12岁参赛选手李明哲
科技赋能传统赛事
本次比赛首次启用电子棋钟系统,选手每步走棋后需同步拍钟。工作人员介绍:"这套设备能精确到0.01秒,避免人工计时争议。"赛后,每位选手还可通过赛事APP查看自己的走棋热点图和关键步分析。
随着最后轮次结束,组委会宣布将有15名选手获得参加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的资格。这场持续两天的智力马拉松,不仅检验了深圳国际象棋教育的成果,更让每个参与的孩子收获超越胜负的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