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泳道出发,半决赛排名垫底,没人看好他能夺冠。覃海洋用一场逆袭,让新加坡“世锦馆”的观众彻底沸腾。
触壁瞬间,计时器定格在2分07秒41,他甩开日本名将渡边一平0.29秒,硬生生从最外侧泳道抢下这枚200米蛙泳金牌。 出水后他一把抓起国旗披在肩上,眼泪混着池水落下,这枚金牌,他等了整整一年。
专注自己的节奏才是王道
半决赛2分09秒32的成绩,把覃海洋逼到了绝境。 第八名压线晋级,意味着决赛只能蜷在最边缘的泳道。
枪响瞬间,覃海洋的出发反应0.67秒,在八名选手中排第四。 前50米他刻意压住速度,只列第五位,落后西班牙选手卡莱斯·科利·马蒂0.23秒。 第二个50米,他悄悄提速,蹬腿幅度加大,像一艘启动涡轮的潜艇,半程结束时已冲到第四。
150米转身时,他仍落后美国选手AJ·波奇0.46秒,渡边一平紧咬在第二。 覃海洋蹬腿水花骤然加剧,每一次划臂都带着闷响,硬是在最后25米连续超越两人。
为什么他的蛙泳能“后发制人”
日本《游泳杂志》曾用运动摄像机逐帧分析他的动作:当其他选手划水时身体上下起伏,他却能始终保持肩、髋、腿三点成直线,这种“三线减阻”技术让他在水中像刀切黄油般滑行。
前100米,他的划频明显慢于对手,但每次蹬腿都充分利用1米90的身高优势,用大腿带动小腿爆发出推进力。 后半程加速时,他手臂划水幅度缩小15%,频率提升20%,这种切换让对手措手不及。
展开全文
父母挤在场外大屏幕前欢呼
决赛夜,看台上有两个身影比任何人都紧张。 覃海洋的父母攥着皱巴巴的门票,那是他们提前三个月抢到的唯一,一场决赛票。 由于热门场次门票售罄,老两口甚至蹲在场馆外的露天大屏幕前看过预赛。
当儿子最后50米反超时,覃妈妈捂住嘴哽咽。 他们清楚记得去年巴黎赛后:覃海洋躲在更衣室三小时不肯出来,是妈妈发去短信回家吃酸菜鱼,才让他情绪决堤。
颁奖仪式上,覃海洋把金牌挂在父母脖子上。
”父亲用力搂住他肩膀:“今天全挣回来了! ”
中外教练组的关键改造
触壁后,覃海洋第一个冲向教练席,死死抱住62岁的总教练崔登荣和澳大利亚外教迈克尔·波尔。 这两个人,一个帮他重塑技术,一个救了他的心态。
崔登荣拆解覃海洋的划水动作后,他发现巴黎周期因追求速度导致手臂复位变形,产生0.3秒/次的阻力损耗。 为此他引入牵引绳训练,强制覃海洋在复位时保持小臂水平。
半决赛后他拉着覃海洋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视频,当年罗雪娟同样从边道夺冠。
六天四赛的钢铁意志
这枚金牌背后赛程:六天内,覃海洋游了4场200米蛙泳、3场100米蛙泳和2场接力。 50米蛙泳决赛当晚,他刚游完26秒67摘铜,25分钟后立刻跳进接力池。
当时他以0.28秒优势险胜第九名,这种“钢丝上的舞蹈”最终得到回报,当其他名将因兼项过多崩盘时,他成了本届赛事唯一收获四枚奖牌的男子选手。
那八个字背后的重量
颁奖礼结束两小时,覃海洋更新了社交媒体。 没有夺冠感言,只有八个汉字:“逆境不在,强者永在。 ” ”
获得亚军的渡边一平主动拥抱覃海洋:“去年奥运会后,我以为你退役了。 ”覃海洋笑着拍拍他后背:“我们巴黎再见。 ”此刻记分牌显示着成绩差,0.29秒,恰似蛙王归来的宣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