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能不想念年轻的自己呢?以及在女主播还没有成为一个行当时,年轻的刘语熙。
从5年前我们开始在喜马拉雅做杨侃电台这档节目起,就一直有听众问,什么时候请杨健来做一期节目。最开始,还没有播客这个概念。我们干着干着,这概念才浮现出来。我们这节目,几乎从不请嘉宾,与其说是播客,不如说是一档体育脱口秀。我是逗哏,任冉给我捧。但我认真的想过,应该在什么时候请杨健来,我们应该说什么。两个年近半百的男人,有太多可以说的话题。但人们最想听的是什么呢?我猜和我一样,就是我们在共同工作的漫长时间里最深切的那些锚点——那些在我们和你们人生里曾经标下过刻度的比赛。杨健总是说,他就是一个说球的匠人。那才是我们彼此认知,和你们认识我们的方式。
阿泰斯特在总决赛第七战里投进三分之后的高喊:科比传给我球了。
雷霆二少面对GDP的马刺:你有千条妙计,我有妖精两只。
克莱·汤普森在西决第六战里的11记三分,每一球都是起死回生的救命丹。
雷吉·杰克逊在赛场中央的哭泣,他看见了镜中的自己,恶狠狠地想成功。
这些不只是比赛,而是人生。这构成了我们的经历,和工作里的信念和满足感。
但如果我和杨健坐下来,把整个摄影棚都布置好,铺陈,灯光,摄像,都那么隆重,用一期播客的长度和维度,只回溯一场比赛,那只有一个选择。9年前的明天,科比的谢幕之战。用45分钟,只聊一场比赛。我们当时怎样面对它,怎样预判它,怎样经历它,怎样震撼与沉醉于它。记忆中的比赛像一颗竹笋,被一层层剥开。最终,它怎样改变了我们——70后这一代对一个运动员,以及他代表的精神的认知和人生信念。我们的职业生涯里说了上千场球,但如果我们没有遇见和经历那场球,杨健依然会有俩儿子,白发苍苍,我依旧会说一些冷冷的笑话,但我们都不会是今天的样子。
直击曼巴狠练场
2025年,中国蛇年。耐克把这一年叫作曼巴年,蛇年的4月13日,这是曼巴年的曼巴日。今天老杨在沈阳,参加耐克的狠练场,看向往曼巴精神的人们狠狠地锤炼自己,我也给他们讲了我们的故事。打开这一集杨侃电台,让记忆尽情地涌来,让青春和爹味儿混杂在一起,让我们的声音成为时代的小小注脚。
明天早上8点24分,请你收看,杨侃电台视频版,二杨重说科比谢幕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