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现场,摄像机捕捉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画面:中国选手孙杨在夺冠后,与相邻泳道的巴西选手蒂亚戈·佩雷拉相视一笑,两人隔着浮标线击掌致意。这个瞬间,成为中巴体育交流史上最温暖的注脚。 时间倒回2000年,12岁的孙杨在亚洲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上首次遇到时年14岁的佩雷拉。当时谁也没想到,这场初遇会延续成跨越四届奥运会的竞技友谊。据巴西环球体育报道,佩雷拉曾专门学习中文问候语,每次见面都会用带着葡语腔调的"你好"打招呼。 里约奥运会后,这段友谊有了新篇章。2017年,孙杨受邀参加圣保罗游泳公开赛期间,专门为当地贫民窟的游泳少年进行技术指导。巴西CBDA技术总监马科斯·利马感叹:"孙杨示范的转身技巧,现在仍是我们的教学范本。" "体育精神不分国界,我和蒂亚戈的故事就是最好证明。"孙杨在2019年光州世锦赛新闻发布会上的这番话,引得在场巴西记者集体鼓掌。 如今,在里约奥林匹克公园的冠军墙上,孙杨与佩雷拉的合影下方,用葡语和中文双语标注着"友谊与竞技同在"。这或许正是奥林匹克精神最生动的诠释——当泳池的浪花归于平静,真正留存的是跨越国界的人性光辉。当东方飞鱼遇上桑巴军团
"我们相识于青少年锦标赛,16年来每次相遇都像老友重逢。"孙杨在赛后采访中这样描述他与巴西运动员的特殊情谊。
跨越半球的竞技情谊
赛场之外的跨国传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