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个改变中国短道速滑历史的夜晚
2006年2月15日,意大利都灵帕拉维拉体育馆内,22岁的王蒙在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,以44秒345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线。当大屏幕亮出"CHINA WANG"时,这个来自黑龙江七台河的姑娘跪在冰面上失声痛哭——这是中国代表团在都灵冬奥会的首金,更是中国短道速滑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冠军。
你知道吗? 王蒙赛前三个月曾遭遇严重腰伤,医生建议放弃比赛。她每天要接受4小时理疗,训练时绑着厚厚的护腰,连弯腰系冰刀鞋带都需要队友帮忙。
"野路子"出身的冰上精灵
不同于多数专业选手,王蒙10岁才开始接触滑冰。父亲王春江回忆:"她第一次上冰就摔了28个跟头,但死活不肯回家。"没有专业教练,小王蒙就在露天冰场跟着大孩子偷学,零下30℃的寒冬里,她的睫毛总是结着冰碴。
赛事 | 成绩 | 意义 |
---|---|---|
2003世青赛 | 500米金牌 | 中国首个短道世青赛冠军 |
2005世界杯 | 年度总冠军 | 世界排名首进前三 |
决赛日的惊心动魄
决赛前夜,王蒙在宿舍反复观看保加利亚选手拉达诺娃的比赛录像到凌晨两点。"她起跑总快我0.3秒,我必须在前两个弯道就超越。"这个战术在决赛中完美执行——王蒙在第二圈外道超越时,冰刀距挡板仅有5厘米,解说员惊呼"这简直是刀尖上的舞蹈"。
"领奖时我才发现国旗拿反了,急得直跺脚。后来教练说,这个憨丫头连激动都这么实在。"
——王蒙在自传《冰锋》中的回忆
这枚金牌开启了中国短道速滑的"王蒙时代"。此后她连续三届冬奥会夺金,成为国际滑联认证的"短道速滑史上最伟大女运动员"。但每当被问及职业生涯最难忘的时刻,她总会提起2006年那个夜晚:"那不只是金牌,是向全世界证明,中国运动员能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奇迹。"